龙健集团成员企业
小间距LED显示技术的发展,在2019年攀上了新高峰。在小间距LED显示屏企业中更是有企业推出0.6间距的产品。
技术的进一步提升,亦必然带来小间距LED产品“应用”方向的变化:就如同,历史上恰是小间距技术,让LED屏成为了室内显示宠儿,更小的间距、P1.0以下时代,市场会如何进一步发展呢?
那么0.6间距的LED显示屏,到底是什么样的分辨率水平呢?——这个间距比1080P的55英寸液晶电视稍微大一点点。也就是说,0.6间距的LED屏已经可以“摸”到液晶等平板显示技术的分辨率门槛。
LED屏能否依靠这个指标,产生和液晶电视“重叠”的应用市场?对于这个问题,有一个很显著的疑问——价格!毕竟55英寸液晶电视现在售价只有两千余元。但是,0.6间距的LED显示屏,价格无论如何都会是55英寸单元的液晶电视机的几十倍。
但是,事情都有不同的方面:LED显示的亮度效果超过液晶电视,能够更好的对抗环境光干扰;依赖模组拼接技术,没有“最大”尺寸的限制!所以,小间距LED可以提供更大的尺寸。
至于价格因素,液晶在技术上无法提供这种大尺寸的产品,不具有比较的意义。价格上唯一有意义的分析在于,有此需求的客户是否能够承受此等价格,以及这种产品的潜在规模化后的成本。
所以,未来真的可能会存在一个LED小间距显示产品,即保持了传统市场,又能够和液晶显示高端大尺寸市场重叠的新竞争局面。而能够在众多场所替代液晶,普及通用各种场景应用,将会成为“新显示之王”。
回顾小间距LED显示的市场发展,最初主要是用于大型会议室和报告厅的显示系统与背景墙:这种应用的核心需求体现在大画面、高亮度上。反而,因为观看距离和演示内容的影响,对像素间距要求不大——最高P2.0的产品就可以满足基本需求。之后,随着小间距LED的可靠性提升,在专业指挥调度中心市场,小间距LED获得了更大的发展:市场的需求体现在,高稳定性、大屏幕和画质舒适。同时,由于显示内容的升级,指挥调度中心对画质分辨率的要求也有提升,从最初主流P1.5发展到目前P1.2占据主导,并在向P0.9产品升级。
只有更小的间距指标才能满足更小的观看空间需求,这也是小间距LED显示走向更大规模市场的基本规律。也正因如此,行业认为四合一mini-led技术推动的P0.9产品普及,以及进一步向0.6级别前进的可能,预示着小间距LED产品市场前所未有的成长升级的可能,从高端专用到普及通用的转折的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就绪。
技术的持续突破是小间距LED屏走向通用化的奠基,此后的工作更为繁重和复杂。行业专家认为,小间距LED的技术成熟度与成本、规模所带来的成本优势,两个矛盾是行业进一步扩大产品使用范围的重要瓶颈。
一方面,技术成熟度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问题。行业推出0.6间距产品中,采用四合一灯珠技术,有效的避免了“大规模批量转移Micro-LED”的“成品率难度”。但是,这一技术的表贴工艺,依然要求1.2间距的元器件处理水平,和远超过P1.2产品的电气接线难度。而成品率难度对整屏的可靠性和成品率依然影响深刻。
不过,行业认为,如果能够采用类似十六合一等更大规模的CELL集成度的工艺,可以有效降低后端工序的难度。但是从四合一到十六合一,必然要求批量转移和封装工艺的难度提升。所以,在封装和终端之间如何平衡成品率难度,并在工艺熟练度提升的基础上,不断改善成本、提高生产效率,是“技术——成本”矛盾化解的关键。
另一方面,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“规模——成本”之间的关系。实际上,市场规模不仅直接作用生产成本、也作用销售和售后成本,甚至更大的应用规模也是制造工艺成熟和进步的基础。这就决定了“规模——成本”矛盾,在小间距LED屏走向通用化过程中的决定性意义。
但是,目前超微间距LED屏最缺的就是工程应用,而阻挡工程实践的关键又是成本过高。但是,行业纷纷看好某些巨头的推动作用——这本质是期待巨头企业用更长期、更大规模的项目亏损,来培养整个市场,从而实现“规模——成本”反馈链条的正向健康发展。
因为文化的力量在不同的市场,尤其是消费类市场中的决定性意义,行业专家认为,通用化的小间距LED市场开发,将是一场复杂的行业转变:至少这一转变再也不是“简单技术优势”能够唯一左右的事情。“当事情变得复杂的时候,行业就会出现分化”,业内专家认为,小间距LED的通用化,是小间距LED产业企业大分化的重要节点。
综上所述,技术的进步最终会推动应用的质变。小间距LED通用化的市场结构不是“纯想象”,而是很多企业已经着手在做的事情。这一新市场风向会引发如何的产业革命,我们拭目以待。